骨質疏鬆不是只會發生在老人家身上
人體的骨量會在20-30歲達到高峰後開始減少,尤其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導致更快流失!現在社會工作型態的轉變,不再像傳統務農,生活中不會有大量的負重。上班族也可能因為長期久坐、少負重運動,減少讓骨頭支撐身體的機會,加上飲食習慣不良,鈣及維他命D攝取不足!!!導致骨量快速流失
骨質疏鬆是嚴重的疾病嗎?
發生 #髖部骨折 的老人,在一年內之死亡率超過10%,因為健康生活品質受到影響,比許多癌症的死亡率還高!
哪些人是#骨質疏鬆的高風險族群?
1. 年齡65以上
2. 停經後的女性
3. BMI過低
4. 有骨折病史(尤其是脊椎及髖部骨折)
5. 身高較年輕時減少4公分以上
6. 抽菸
7. 飲酒過量
8. 父母有髖部骨折病史
9. 長期臥床、衰弱症或少動
10. 次發性骨質疏鬆症
11. 久坐上班族
骨質疏鬆的診斷方式
目前用於診斷的方式有許多種,包含傳統X光影像、雙能量X光吸收儀 (DXA)、骨骼代謝指標…等,其中DXA是最常被使用且被訂為黃金標準的方式。
#雙能量X光吸收儀 (DXA)
測量腰椎及髖部的骨密度,與標準值比較計算出T值,T值介於1~-1之間為正常,-1~-2.5之間為骨量減少,小於-2.5就算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的治療方式
1. 生活習慣改變
戒菸、減少飲酒
避免過量攝取茶及咖啡因
多吃鈣質含量高的食物(牛奶、優酪乳、小魚乾…)
多曬太陽
多運動 (最好是全身性荷重運動,例如健走、慢跑、爬山)
補充維他命D
2. 藥物治療
常見的藥物包含賀爾蒙激素、鈣片、雙磷酸鹽類藥物…等,請依照醫師指示使用,切記不要擅自停藥或減藥。
上面的資訊是給大家有個基本的概念,重點是生活型態調整以及按時吃藥,情況穩定時可以在家醫科、內科或骨科門診定期追蹤拿藥,若懷疑是次發性骨質疏鬆就可能需要轉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做進一步的檢查;若發生骨鬆性骨折請到骨科做進一步的治療。
REFERENCES
1. 台灣成人骨質疏鬆症防治之共識及指引
2. 家庭醫師臨床手冊
3. 衛福部骨質疏鬆臨床治療指引
Commenti